gonegirl.jpg  

------------------以下,是落落長的前言-------------------

一部23小時的電影,是許多人耗費了年月的結晶。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是一人、一時、一地可以完成的。在眾多不同的體裁當中,要怎麼樣才可以拍的與眾不同、怎麼樣才能夠吸引觀眾買票入場、怎麼樣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益。電影對我們而言只是娛樂,但是對許多人而言是工作、是理想的呈現,也是眾多業者的商機。

有不少的電視劇、電影都是經由小說改編而成,還有另外一種套上「經由真人真事」or「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不得不碎碎唸一下,我高中時跟朋友一起看了一部叫作「第四類接觸」的電影,它就是〝號稱〞用真實事件改編,被外星人綁架的電影,我看的時候真的是深信不疑。
第四類接觸1.jpg  
結果我最近因為星際效應的關係,稍微去查了一下有關:宇宙、星體、外星人等等的資料,想起了「第四類接觸」的這部電影,去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深信的那些「真實畫面」竟然是造假的!整部電影以「真實事件」去改編,但真實事件卻是「假的」這代表整部電影都是假的欸!吼實在是太震驚了我……也只能說裡面〝演出〞真的被外星人綁架導致癱瘓的那位女演員,演技還真是好阿(挑眉)

小說是作者的意思,那電影是誰的意思呢?編劇?導演?通常報章媒體都會說是導演的意思(someone tell me why?)。電影或電視劇經過了改編基於各種因素會有部分的改變,也許是因為拍攝的技術有限、也許是為了節省成本、更也許是為了更強烈的戲劇張力。
例如:琦君的《橘子紅了》這本書,其實小小的薄薄的一本,故事內容跟架構並不複雜。
橘子紅了.jpg  
但是改編過後的電視劇,就做了些修改。增加了:二姨太的love line跟六叔的love line(話說,我前陣子看陸版的爸爸去哪兒的時候,看到六叔的樣子下了豪大一跳呀!!當年清秀年輕的六叔,竟然成了爸爸!!←離題)

『我們共同經歷過的美好是真實存在的,然而回憶對我們彼此而言卻是全然主觀的。會不會當時只有我感到快樂?會不會那個回憶只對我而言是美好的呢?』事件是客觀的,對經歷的人而言卻是主觀的。

那電影到底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呢?同一部電影,每個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點,當然也會有相同的觀點、相同的共鳴的時候。例如:高中的時候,同學一直叫我去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說有多好看、又多好看的!有些人甚至同一部電影就去電影院看了3次欸!
那些年.jpg  
最扯的是他還說他看了3次,3次都淚流滿面!是有沒有這麼〝有共鳴〞?老實說我是那種,別人越是叫我做,我就越是不服從的人。所以每當有人瘋狂的跟我推薦某部電視劇或電影的時候,我反而越不想看。直到某天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我才看了「那些年」。我本來抱持著很大的期待可以跟其他人一樣,因為這部電影得到很大的共鳴然後淚流滿面,可是……我真的覺得還好阿好看,但是我真的沒有很大的共鳴。莫非是我沒有經歷過那樣的青春?(唉

相反的,被封為「陸版那些年」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本抱持著看看的心情,卻意外的讓我看到真的揪心哪(雖然也沒有淚流滿面)
至青春.jpg  
尤其是當陳孝正說:「我的成功是靠做人失敗換來的。」這句話說的是緬懷當年的青春中那些勇敢與衝動,以及現在的我們在時間的洗禮、社會的歷練中那些不得不的改變不得不的成長,那麼多莫可奈何導致我們遺失了當時的勇氣。所以鄭微說:「青春是用來懷念的。」←再次離題,無誤

不同領域的人、不同專業的人,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一定也會有各自的想法,有時候不知不覺的就開始鑽研起電影的細節,反而沒有辦法好好的「只是」看電影。

尤其是殭屍片跟恐怖片……
聚魔櫃.jpg  
當醫生的人也許就會去鑽研:「天哪~這實在是太扯了,這樣切下去血也不可能這樣噴阿。這個地方是什麼什麼肌肉、什麼什麼血管,照理來說應該不致於失血致死阿!」
昆蟲學者會注意到飛來飛去的小蟲子或飛蛾之類的,心想:「這種昆蟲本來就會群聚阿,說不定是因為他家裡放了什麼東西才會導致這麼多的昆蟲聚集在那個房間嘛!」
而我……在看「靈異孤兒院」和「咒怨」的時候,當然也是邊看邊尖叫,怕的不得了,但是仔細回想的話,就發現其實很多的恐怖片起因是某種社會議題。上述的兩部電影,分別說的是「收出養」以及「家庭暴力」的議題。例如:收養的父母究竟該什麼時候告訴孩子他的身世,以及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告知孩子。面對有特殊障礙或特殊需求的孩子,作為父母可以使用哪些資源、是否需要上課、該怎麼照護孩子等等。

以前上課時,老師都說他在看犀利人妻的時候都一直在想很多社會議題,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勒。直到某天上通識課要交讀書心得的時候,不自覺的畫了家系圖還寫起了個案的分析,
追風箏的孩子.jpg  
(我還記得是《追風箏的孩子》這本書)就交了出去。那個英語系的老師(大概是覺得很奇特吧?竟然給了還不錯的分數。

所以每當我看了某部電影、某本小說甚至只是老師在課堂上喇賽的時候,就會開始畫起家系圖跟生態圖。但是這樣還可以叫作讀書心得嗎?我上次看了桐野夏生的《殘虐記》以後,就開始翻閱各種資料想理解主角的心態。

----------------------以下,才終於要聊《控制》這本書了----------------------

控制,是某天在Youtube時,它前面不是都會有一小段廣告嘛?我通常都是5秒過後立即略過的那種人。但是控制的預告片,卻讓我認真的把它給看完了。

原因很簡單:「所以愛咪死了嗎?」、「他真的殺了她老婆嗎?可是看起來不像他殺的阿?」就是基於這樣的好奇心哪。但我就是不想因為這樣就去看電影,還先去看了網路上明講「有爆雷」的心得以及觀後感。雖然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在看小說的時候,卻還是跟著小說的節奏一起在緊張。

--------------------以下為 小說爆雷區--------------------

第一部:男孩失去女孩。

第一部的其中有一部分是事發當日到事發7日尼克當時的情形,另一部分是愛咪2005年至2012年的日記內容。一篇尼克的心情、一篇愛咪的日記交錯著,你看著他們形容他們的婚姻生活、形容對方的各種樣貌。日記中的愛咪深愛著尼克,為他做了各種改變與妥協,愛咪長達7年的日記中,尼克從一個美好的理想伴侶慢慢的成了一個糟糕的先生。但重點是愛咪很愛尼克,無論尼克變得怎麼樣她都堅信他們愛情。即使她感到害怕感到無助但她依然決定要堅持下去。然而,尼克所形容愛咪簡直是個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神經質而且難以伺候且難以取悅,動不動就貶低他、冷眼旁觀漠然的妻子。讓人不禁懷疑這兩個人真的是夫妻嗎?他們真的相愛嗎?他們所形容的是同一件事情-他們的婚姻?

第二部分:男孩遇見女孩。

一個個被揭穿的不堪真相,一步步掉入陷阱的尼克。以及看著尼克陷入而得意洋洋的愛咪。讀者非得讀到這個部分才會發現:『什麼?!原來前面的日記愛咪並不是真的愛咪?!』而尼克之所以事發時的反應行為異於常人,大概是因為早就知道這一切不單純,也就是說當他妻子失蹤的那一剎那他大概就可以料想的到「愛咪式的懲罰」開始了。

第三部分:男孩追回女孩(或是女孩追回男孩)。

愛咪以勝者的姿態再次出現,用盡所能的讓尼克再也離不開她身邊。他們都發現了對方根本不是戀愛時的模樣,當時的他們為了對方、為了愛情竭盡所能的扮演成足以讓對方愛上的模樣。然而婚姻的現實卻是愚鈍無趣的尼克以及心機又病態的愛咪。沒所謂,就像愛咪所說,他們的愛情已經滲之入骨,是世間上最甜蜜的癌症。儘管他們不得不承認是愛上了假象、愛上了對方所〝扮演〞的模樣,但他們需要彼此也滿足了內在的需求,尼克不再是乳臭未乾的小毛頭,他成為了他一直以來渴望成為的「大人」;而愛咪滿足了作為公主的快樂,有個唯命是從的奴僕又偶爾讓她多疑的對手,她要的是絕對的服從、競爭的快樂,以及婚姻中絕對的「控制」她想支配的不只是尼克這個人,而是尼克的未來、他們的未來、他們的孩子的未來。


----------------------------以下為生態觀點分析--------------------------------
  
愛咪
i9.jpg  

一、微視系統micro-system 

()愛咪是個怎樣的人?

1. 從小就覺得自己很特別、很驕傲。不甘遭到遺忘、全力抗爭、最後博得重視的女孩。不論毀壞了他們的什麼,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也無所謂。

2. 聰明絕頂、一點就通,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一件事情的狂熱往往是因為競爭之心。她必須時時刻刻都是神奇的愛咪。

3. 理直氣壯,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喜歡給別人一些調教,一點地點施加懲罰。強烈的報復心。喜歡扮演上帝,左右人們的喜怒,操縱人們的生死。

希拉蕊:「朋友看到彼此大部分的缺點,夫妻則看到彼此每一個未盡完美之觸。如果她讓自己摔下樓梯,只為了懲罰一個交往幾個月的朋友,那麼她會做出什麼事情、懲罰一個笨到娶了她的男人?」

4. 尼克眼中〝婚前〞的愛咪:開懷大笑、輕鬆自在、幽默風趣。

5. 尼克眼中〝婚後〞的愛咪:尖酸刻薄、暴躁易怒、滿心憤怒、自我中心。貪得無厭、缺乏良知的變態狂。

()愛咪的行為模式

扮演

1. 愛咪營造出一個假想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尼克是個胸肌鼓脹的英雄,捍衛她的名譽,愛咪想要扮演一個年輕閨女,只不過她太過獨立、太摩登。

2. 愛咪想要大家相信她真的完美無暇,當人們真正開始了解她的時候,會發現她並不完美。她非常聰明、非常迷人,但控制欲非常強,個性僵化、不知變通、小題大做、喜歡撒些小謊→變態奉為至上的準則:越是瞞天大謊,大家越是信服。

人格違常-
資料來源萬能google(我不是專業人員所以也不知道愛咪屬於哪一種(…攤手),就把符合書中愛咪的行徑的列了出來。)

1.反社會人格障礙

(1)良心發展不足:不會因為不道德的行為而感到罪惡感。甚至會輕視那些被他們利用的人。愛咪其實根本沒有喜歡她的鄰居,諾耶兒只不過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對象。她對諾耶兒的形容:小白癡、長相醜陋、容易被洗腦、好一隻乖乖的小狗。

(2)善於利用他人:看起來幽默、樂觀、討人喜歡,容易解除別人的武裝,也擅長辯解和說服別人。

(3)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自我中心,難以維持一個真正且良好的關係。欠缺同情心、感激和悔意。

2.戲劇化人格違常

(1)情緒不穩,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表現欲。

(2)敏感而誇張的情感,喜歡成為被關注的中心。

(3)極度重視他人的贊同和保證,卻又善於玩弄、威脅別人。

3.自戀型人格違常

(1)自認超群、自我中心,嫉妒、傲慢、缺乏同理心。利用他人,專注於想像出來的成功與愛情。

(2)期待被特別的對待,喜歡利用他人,而不尊重他人。不太懂他人的困難。

(3)強烈的表現欲,需要他人誇讚、崇拜自己。

(4)對他人的批評反應過度,缺乏自省的能力。

(5)剝削他人權益,滿足私慾、炫耀自己。

4.強迫型人格違常

(1)完美主義。頑固、缺乏彈性。

(2)墨守成規,律己甚嚴。注意細節、規則、次序、組織、時間。

(3)冥頑不靈,相當吝嗇。

二、中介系統meso-system

1.母親-瑪麗貝絲:愛咪的媽媽流產過5次,還有兩個嬰兒胎死腹中。在懷愛咪的時候損及生育能力,因此愛咪是艾略特家唯一的一個女兒。

2. 愛咪跟父母的關係:愛咪的父母是彼此的心靈伴侶,愛咪獨生女的角色始終讓她感到孤獨。

3.《神奇的愛咪》是艾略特家的謀生工具。愛咪的父母都是兒童心理學家,當愛咪搞砸了什麼事情,書中的愛咪就會把那件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的。愛咪厭惡父母親用這樣的方式逼迫她學習、逼迫她變得更符合他們心中理想女兒的模樣。

4. 認為自己對父母而言只不過是一個符碼、一個會走路的理想形象。愛咪感到不公平的負擔感,她必須什麼都做到完美。她變得渴望完美也陶醉於權力中,兩種心態相互加持。

三、外部系統exo-system

1.《神奇的愛咪》是艾略特家富裕的原因,因此出版社是他們主要交流的對象。隨著書中愛咪的成長、嫁作人婦,出版社、媒體、記者無不關注著「真實愛咪」的人生。 

2.《神奇的愛咪》一書的銷售量與初期比起來大不如前,科技的變遷與大眾閱讀習慣的改變使得該書的銷售量日漸減少,連帶影響著愛咪家的經濟狀況。

四、鉅視系統macro-system

文化

●酷女郎

尼克讓愛咪感到快樂、安全。但真實的愛咪並不是酷女郎,酷愛咪是為了讓尼克愛上自己所「扮演」出來的,但結婚後當愛咪展現出真實的自己時,尼克卻依然想要酷愛咪。

愛咪:「妳終於對妳的另一半展現出真實的自我,結果卻造成他不喜歡妳。」尼克並不愛那個真實的她,這正式愛咪恨意的肇因。

五、時間脈絡:經濟不景氣、網際網路興起:愛咪原本是雜誌心理測驗的作家。因經濟蕭條的影響,遭到解聘。


控制家系圖.jpg  



尼克
i93.jpg  

一、微視系統micro-system

()尼克是個怎樣的人?

1.根據愛咪的日記中所描述,尼克是那種讓人覺得他和很多女人上床的傢伙,那種喜歡女人的男人。笑容非常的吸引人。用軟綿綿的密西西比口音說話。

2.愛咪眼中〝婚前〞的尼克,是個英俊、悠閒、沉穩、聰明、風趣、迷人、單純。心中沒有苦惱、快快樂樂的、溫和善良的男人。

3. 愛咪眼中〝婚後〞的尼克: 無趣、平凡、呆板、庸俗、懶惰、軟弱、膽怯、一事無成,懼怕女人的男人。

4. 外人眼中的尼克-老么性格:習慣讓別人帶頭。

()情緒表達模式

尼克通常不會大聲說出心中的想法,把事情悶在心裡:憤怒、沮喪、恐懼,但表面完全看不出來。渴望他人的認同,為了讓大家相信自己是個好人,因此什麼都做,努力的當個「好人」。

二、中介系統meso-system

()家庭狀況以及家庭對尼克的影響

●尼克是父母計畫中的兒子,唯一負擔得起的小孩。

●媽媽健談、妹妹健談,尼克被教養成習慣聆聽的男子。

●尼克跟著一個從來不會道歉的爸爸長大,因此當他覺得自己把事情搞砸的時候,便擺出攻擊的姿態。

1.母親

莫琳非常溺愛著尼克,甚至到了尼克已經結婚了,她依然每個星期都去到尼克與愛咪的家裡幫他們燙衣服,切水果把葡萄柚剝皮削片、把土司邊去掉。

2.小戈

(1)尼克的雙胞胎妹妹彼此有著心靈感應,尼克只有在小戈面前才感到完全自在。他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對妹妹解釋一切行為的原因。不必澄清、不必懷疑、不必擔憂。性別的差異並沒有讓他們感到困擾,高中時學校甚至謠傳他們是一對亂倫的雙胞胎。然而事實是尼克不把小戈當成女生,小戈也不把尼克當成男性。

(2)尼克與小戈為了開酒吧,跟愛咪借了8萬美金。

(3)小戈習慣在尼克的生命中扮演大姐頭。

3.父親

(1)尼克的父親是個鬼鬼祟祟、伺機找事情發火的男人,心中懷藏著各種憤恨、怒氣、鄙夷,尤其討厭所有任何的女性。小戈因而變得自我防衛機制強。相反的尼克變成一個唯唯諾諾、不經思考就服從權威的馬屁精。

(2)尼克畢生都避免變得像他老爸一樣。

(3)但他在愛咪失蹤後的那段時間,望著滿口穢言碎唸的父親,突然間理解了,他父親之所以對母親不滿是因為,他原先想娶的女人是跟愛咪一樣有能力且精明的女強人,但是無法接受自身的自卑,所以娶了一個平凡普通的女人。尼克父親的憎恨,是因為懼怕,懼怕女人比自己還要強。

(4) 愛咪說:「你以為他沒有受過女人的傷害、就像你一樣?你以為他沒有想過自己應該過著更好的生活、就像你一樣?你真的以為你媽媽是他的首選?你想她為什麼如此憎恨你們每一個人?你以為你真的可能再度變成一個普通的男人嗎?你會找到一個女孩,你會依然想著我,你會跟你那個平庸的老婆和兩個普通的小孩,一起困在無趣、平凡的生活當中,百分之百感到厭倦不滿。你會思念我,然後你會看著你的太太,心裡想著:愚蠢的賤女人。」愛咪清楚的道破了尼克的恐懼-變成跟他爸爸一樣的男人。唯有在愛咪身邊,他才能夠避免自己成為父親的模樣。

(5)尼克的父親在60多歲時漸漸老人痴呆,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後住進安養院。

4.家庭氣氛與父母關係:冷漠、緊張,他們的家居生活像一趟永無止盡的公路旅行,司機永遠怒氣沖沖,方向始終不清楚。尼克的父母離婚後,尼媽-莫琳變得非常快樂與富態,不到一年就變成一個忙碌、熱心、愉快的女士。而父親則是每個月會和子女通一次電話,依舊頑固而冷漠。

()社會-支持系統
1.雙胞胎妹妹小戈
2.警察邦妮
3.被愛咪衝康過的人之1:希拉蕊
4.被愛咪衝康過的人之2:湯米

三、外部系統exo-system

1.尼克的父親曾經是電話公司的主管,因此在他的概念中,尼克的母親就像是一個老是惹他不愉快不稱職的下屬。

2.尼克的母親曾在市區購物中心中的鞋店工作了20年。因此那個購物中心成了尼克與小戈的對母親的共同記憶-蹲蹲起起、整理鞋盒、收拾微濕的絲襪、聞各式各樣的臭腳ㄚ。尼克也曾經在購物中心永久歇業前帶愛咪到裡頭逛逛。愛咪失蹤前,以這個回憶作為線索,到荒廢的購物中心向人購買一把槍。

四、鉅視系統macro-system

1.文化

●酷女郎

「她真是一個酷女郎。」男人始終把這句話當作終極讚譽。

火辣、聰明、風趣、喜歡美式足球、撲克牌、黃色笑話、打飽隔、打電動、喝便宜的啤酒、像大胃王的瘋狂大吃大喝。重點是火辣,而且善解人意。酷女郎從來不會生氣,她們只是懊惱地一笑,露出憐愛的神情。 

男人們想要做什麼,她們就讓他們做什麼。當時對女性的標準就是這樣,一個酷女郎才是夢幻的、標準的女性。

2.法律:尼克在事發後經歷了一連串的調查,儘管他並沒有犯罪,卻一步一步掉進愛咪製造的陷阱當中。所有的證據與輿論都論定尼克就是兇手。可見如果不是愛咪真的太強的話,大概就是書裡頭的警察、刑警、鑑識人員等等的專業人員辦案能力及素質不佳。竟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識破愛咪佈下的重重陷阱。

五、時間脈絡

1.父母離婚。

2.經濟不景氣、網際網路興起:尼克在1990年末代到紐約,成為一個雜誌專欄的作家。當時的網際網路依然像是某種異國情調,但是誰也沒想到自己正在著手的寫作事業會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而煙消雲散。各地的雜誌社受到經濟蕭條的影響,紛紛關門大吉,也解聘了大多的作家寫手。尼克與愛咪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失業。

生態.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控制 gone girl 讀後感
    全站熱搜

    Z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